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咽部炎性疾病🧛🏿,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、咽痛,体温一般在37.7~40℃👳🏽♀️。这种疾病多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。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以粪-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,感染性较强🤵🏼,传播快,呈散发或流行,夏秋季为高发季节,主要侵袭1-7岁儿童👮🏽。一般病程4-6日🏢,重者可至2周。
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
1、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但大多于夏初流行💆🏿♂️。
2、患病的孩子会突然呕吐🐙、高热39℃左右🏢🤽,不想吃东西。
3、咽喉深处上方有钟乳石般倒垂着的东西🧚,舌头两侧有许多小水泡👊🏿,水泡破裂后变成米粒大小的红点⛽️,高热持续1~5天后下降⛑️。
4、病原是一种柯萨奇病毒引起的👽,幼儿如果免疫时间不长则可能重复感染,有时会导致患病的幼儿手脚上长出大豆般的疹(手足口病)💵🥘,目前没有特效药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。
如何护理疱疹性咽峡炎
1、幼儿如果患上疱疹性咽峡炎🚥,父母要多给他喝白开水💌,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
2🏌🏻、父母要注意,应给幼儿喂食冷水流食或半流食。太热的食物会使幼儿咽痛加重🫴🏻,所以要给幼儿吃一些不太热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🫷🏽。
3、如果幼儿出现高热的情况🕵🏻,父母应当遵照医嘱给幼儿服用适量的退烧药物,或者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幼儿进行降温和退烧,以免幼儿因体温过高而惊厥👨🏼🦱。
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
夏秋季是柯萨奇病毒活跃的季节💊🍱,也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。所以在这一时间内父母要特别关注幼儿的饮食与生活,以加强预防环节🧑🏻🦽🐲。预防要点是避免幼儿着凉🤦🏽♂️,尤其是淋雨🧏♀️;保证幼儿的充分休息和睡眠,不要让幼儿过度疲劳👺;夏天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幼儿中暑及便秘等𓀒🐟,以免因此而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,增加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病机会。
一旦幼儿出现发热🏌🏽、咽痛或吞咽困难等症状,父母要及时带幼儿去医院就诊💥,以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🚿。
疱疹性咽峡炎除了呼吸道传播外🚴🏽♂️,还有个重要传播途径是“粪-口”传播🦸🏼♀️。另外👨🏻🦯,由于疱疹性咽峡炎有传染性,在幼儿园之间,不少小朋友相互传染中招。所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做好个人卫生,让幼儿勤洗手♦︎,少到公共场所,室内多通风,幼儿园要做好晨检,发现有症状的患儿要及时隔离。